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第31節

要穿新衣服嘍!

宋小果特積極地幫忙拿碗筷,小月兒屁顛屁顛跟在後頭,像只忙碌的小蜜蜂。

晌午吃的是滷排骨,熱滷的排骨燉得酥爛的排骨多汁爽滑,色澤光亮,濃郁的醬香在滷煮時飄散到街外,過路人幾乎都要勾頭一望。

因此一出鍋就飽受歡迎,晌午的菜是她特意留下的,一直在鍋裡悶熱著,濃香撲鼻,勾的人食指大動。

看著埋頭沉迷美食的小孩們,柳暄紅琢磨著明兒再吃滷豬蹄。

因著天氣原因,店裡逐漸開始銷售冷滷菜品較多,但是誰能拒絕一頓熱乎乎香噴噴的肉呢。

“娘,我們去上學了。”

目送幾個小孩去學校,柳暄紅和杜嬸子交待一下店裡的事情,騎上腳踏車回家。

她要歇一會兒午覺再去供銷社。

清脆的腳踏車鈴鈴鈴聲飄蕩在小巷裡,在筒子樓大樹下聚集在一塊聊天干活的鄰居紛紛向她打招呼。

柳暄紅微笑著回應。

隔壁小云媽媽盧香梅追問:“月兒媽媽,你下午要用腳踏車嗎?”

柳暄紅扭頭:“要。”

不等她搭話,踩著風出了巷子。

盧香梅撇撇嘴,甩了甩手裡的衣裳出氣,“不就一個腳踏車,有什麼好狂的。”

旁邊的女人拉了拉她:“人家哪兒得罪你了,遭你一句罵。”

鄰居們討論完剛剛吃過的午飯,就說到晚餐的事兒。

盧香梅想買供銷社的新鮮豆腐,不過想蹭車。

柳暄紅一家住進來有段時間了,鄰里們熟悉之後,也會上門互相借醬油借蔥什麼的,柳暄紅都幫了,甚至誰想出門,她也捎過倆回。

鄰居們對新鄰居的印象不錯,當然,如果她少讓閨女折騰她們,筒子樓的女人們會對柳暄紅的印象更好。

盧香梅哪裡說得出她前幾天被人下冷臉的事兒,心裡默默嘀咕,不過看個丫頭辮子也不給,小氣得很。

不過大家也是老鄰居了,湊在一起的誰不曉得她的德性,紛紛又說起別的趣事兒。

盧香梅憋了氣兒,然而她沒說什麼,尋思等柳暄紅下午推車出門,她就坐上車凳子,柳暄紅還能趕她下車不?

她也不耽誤她的時間,捎到路口便跳車。

盧香梅一邊盯著小院動靜,一邊閒聊,不過柳暄紅午睡時間全看心情,她也不能時時刻刻緊盯著,直到柳暄紅走了她也沒發現,不得不跟著其他人一塊走路去供銷社。

柳暄紅到了供銷社先去買了條草魚做晚飯。

晌午吃了醬香濃郁的滷排骨,晚飯便清淡些。

出了副食店,便去往百貨店,衣裳鞋帽布匹都在百貨店賣,這也是供銷社裡最大的鋪子,百貨店裡人來人往,柳暄紅路過成衣區,直奔賣布料的貨櫃。

百貨店裡倒是有賣小孩背心短褲的成衣,但是需要背心票,柳暄紅沒有。

宋家手裡倒是有宋淵寄回的軍用汗衫背心票,往年都是用在宋老四身上,三房一件衣裳也看不到。

買布不費什麼事兒,唯一讓柳暄紅略糾結的是,她記憶裡做新衣服是去供銷社買布回家自己做,原主手巧,能承包一家子的衣裳裁製,然而柳暄紅可沒繼承這個技能,她上輩子是窮,但是絕不缺衣裳穿,雖買不起新衣,但是有親戚老師愛心贊助舊衣服,她的縫補技能也只是補個襪子縫塊釦子的水平。

“暄紅?”

朱茜紅也在供銷社,倆人巧合遇見,雙方眼神閃過歡喜。

“茜紅姐你也來買布?”

柳暄紅摸摸她身後年年的小臉。

“嬸嬸好。”

宋年年扎著個小揪揪,小臉較去年張開了些,紅潤得像個健康的小蘋果,看來她們日子過得不錯。

“是啊,這不快夏天了,趁現在買些夏布。”朱茜紅洋溢著笑臉,望著柳暄紅的眼神飽含感激,如果沒有當初柳暄紅的幫助,她們家現在不會出現在縣裡的供銷社,而是依舊撿別人家的破布穿。

她看柳暄紅手裡拿著純棉布,提醒道:“暄紅,這棉布便宜,但是沒的確良好。”

七十年代中期,化纖面料進入市場,的確良隨後走紅全國,結實耐用的的確良布料挺括,雖然價格貴,但是布票對摺又耐穿,某種方面算經濟實用,柳暄紅倒不是不捨得給三兄弟花錢,而是時代觀念不同,的確良結實就證明它還有另一個特徵,悶熱不透氣,做秋衣還好,當夏衫太磨人。

“夏天穿純棉的,吸汗透氣,小孩子面板嫩,軟點的料子也好穿。”

朱茜紅看了眼女兒,放下手裡的的確良,朝純棉布料櫃子走去。

小孩子嬌嫩,合該穿軟和透氣些,的確良雖好,但不適合。

臨分開前,朱茜紅猶猶豫豫說道:“我孃家弟媳前段時間來過咱們村,說起你們家的訊息,聽說老太太四處找下溪村那家人麻煩,你的幾個姐姐都回孃家過。”

柳暄紅隱隱聽過,么妹當初逃婚去上學,老太太鬧到下溪村的柳家過,然而人跑了,老太太指使柳山去追媳婦,柳山不肯,老太太也沒法子,便盯著過年,誰知么妹根本不敢回家,柳家也不鬆口么妹上的哪所大學,柳暄紅本以為老太太找不著人兒,要放棄了,沒想到還鬧著?

她也不想想,一個從未養過的閨女,有什麼臉面讓人家嫁回來。

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么妹那邊,下溪村的柳家根本不同意,瞞的死死的,而孃家的小弟柳山也不樂意,這門婚事兒純屬她娘剃頭擔子一頭熱,折騰不了幾下。

回去路過巷子時,女人們依舊聚在筒子樓大樹下,不過手裡的衣裳布料換成了蔬菜。

如今沒什麼娛樂活動,下午三點後,便開始準備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