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第36節

當然,柳山的反抗也沒什麼激烈的地方,他怕老太太生氣,惹不起,乾脆躲了起來,讓最近心情轉晴的老太太又氣得上火嘴角燎泡。

老太太被丈夫說了,一口氣堵在嗓子眼兒,柳老頭是個不管事兒的,他每日除了幹活就是吃喝,對孩子也陌生,孩子不聽話他沒什麼反應,橫豎不關他的事兒。

可老太太不一樣,她日日與孩子們待著,含辛茹苦地養大他們,在他們身上樹立著自己的權威,向來說一不二,享受著這種權威帶來的快感,幾個女兒被養得服服帖帖,她怎麼能容忍一個換養的兒子和女兒合在一塊反抗她。

老太太氣極,她絕不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他躲就躲,跑得了初一逃不過十五。”

想到前幾天在下溪村看到的么妹背影,老太太重新樂呵起來。

皇天不負有心人,柳家那一家子瞞的再緊又怎樣,還不是被她逮住了尾巴,等女兒們都回家,她要打上那家人門前,把么妹搶回來成親,到時候山哥兒回不回來也無所謂,大不了她用公雞拜堂,等事兒定了,山哥兒回來,她就把倆人綁在床上給她生孫子。

不生出兒子一個都甭想出門!

黃昏後的燦爛霞光洩在老太太的臉上,映出幾分猙獰。

下溪村的柳家,么妹完全不知她已經暴露了,她蒼白著臉,沉默得坐在柳家大哥的身旁,注視著床沿的那雙一動不動的腿,包裹著白紗布,眸光泛著淚花。

柳滿田心疼地望著妹妹臉上的淚珠,伸手想揩掉,又忽然想起她是大姑娘了,抓起一條毛巾給她,故作輕鬆道:“哭什麼,你哥我沒瘸,就是要躺上幾天,么妹乖,聽話,回學校去,過陣子哥和爹孃再去找你。”

么妹依舊哭著,眼圈發紅,她爹孃和嫂嫂進屋嘆了口氣,又揚起笑臉,讓她去洗漱。

么妹一得知訊息不打招呼就跑回了家,柳家人也嚇了一跳。

柳滿田前幾天在田埂上被村裡的拖拉機鉤著了腿,見了血,一家人登時感到天塌了,忙活著送他看病吃藥,老柳家忙翻天,也沒人敢送信給么妹,就是怕她受不住要回來,誰知道她不知從哪兒得了訊息,竟然偷摸趕回,柳父和柳母既欣慰又害怕,慌忙讓她進屋躲著,吃喝都用盆送進來,也不出去,就是怕讓親孃見著了,前功盡棄。

“哥,我沒事,我是爹孃養得,她周翠芬管不到我頭上。”在外上了一年學,么妹柳春芽識得不少知識,認得許多在下溪村這種地方不懂的道理和法律,心裡莫名有了許多底氣。

她連周老太太也不肯叫,直喚她的親名,可見柳春芽多厭惡她。

周老太太固然是她的生母,然而沒給她喂一滴奶,沒給她換一次尿布,也沒徹夜守過她睡覺,沒在她生病的時候出現,這樣的人,驟然在她長大成人後讓她當小媳婦生孩子,她怎麼能喚她一聲娘呢!

而因著她,連累她的大哥,在受傷後竟然不敢傳信給她,這讓么妹如何不恨!

要知道,小時候,爹孃忙著地裡的莊稼,她是在哥哥們的背上長大的,喂她吃飯,哄她睡覺,陪她玩樂,她如何不心疼自家人。

“唉,到底是你親孃,不好對不起她,當初沒想有個見證,換了就換了,如今卻讓她在外邊胡說八道。”柳母流滿悔恨的淚水,因著女兒的事兒,他們一家人擔心受怕許久,如今快撐不住了。

周老太太說的倒好聽,肥水不流外人田,橫豎是當她親兒子的媳婦,不吃虧還賺了,可親人是那般算計的嗎!

她周翠芬不拿她兒子當親兒,她胡淑霞拿她女兒當親閨女!

倆個孩子被這般作踐,她心疼啊!

“若是當初咬牙不換親,只收養便好了。”

可是世上沒有如果。

么妹苦笑。

“娘,您別擔心了,她敢來,我就敢告公社,告大隊,告警局,咱不怕她!”灼灼燭火照耀出女孩臉龐上的堅定神色,柳家人不禁看痴了。

第29章 涼拌秋葵

夏日天氣多變, 昨日還是豔陽高照,早上起來, 柳暄紅搬開木門板, 抬眼瞧見灰濛濛的天空,陰慘慘的,令人提不起勁兒來。

柳暄紅回屋提了兩個桶去村裡的水井處打水。

去年沒分家, 三房和老宋家共用一個院子和水井兒。分家後,老宋家埋怨她狠心,惱怒之下在柳暄紅領著孩子們在縣裡住的時候,砌了一道泥巴牆隔著,水井也一併分到了老宋家。

三房的院子光禿禿,除了柳暄紅之前弄得小廚房, 一點東西也沒有,喝口水都不方便。

好在村裡的井離家不遠兒, 就是需要一擔擔挑著麻煩。

等她挑著兩桶水進院子, 兩個大孩子已經醒了。

宋秋忙替她卸下擔子, 埋怨道:“娘, 您想要用水, 喊我一聲便是了,何必把自己累著。”

挑水擔柴這樣的活計, 鄉下里小孩都做得的, 柳暄紅揉揉肩膀,渾不在意道:“不過是挑個水, 有什麼稱得上累不累的, 你們不要老想著早起幹活, 小孩子就要多睡覺, 不然小心長不高。”

宋秋無奈地嘆了口氣。

宋致遠:“我晌午去供銷社看看有沒有大缸, 買口回來,晚上咱們把水挑好就是了。”

“若是能打口井就好了。”

“打井費時麻煩,而且現快要收稻子,沒人有閒工夫接活兒。”柳暄紅猶記小時候,她家打過一口井,花了大半月時間,院子弄得泥濘不堪,井砌好了,打上來的井水卻是黃的,得過濾喝,沒多久村裡通了自來水,那口井就廢了。

她想她們也不常回來住,等過個幾年村裡通自來水就更不愁沒水喝了。

不過這些話,沒必要和倆孩子提。

她勾起一個籃子,扔給宋秋:“去園子摘些秋葵和豆角,咱們早上吃涼拌秋葵,你們晌午吃豆角燜面,老二,你會做吧?”

宋秋點頭,他在柳暄紅手底下打雜學藝大半年,已經會做簡單的家常菜了。

不過他有些困惑:“娘,咱們今兒不是要去姥姥家麼?”

雖然老太太不留飯,但是他們一般會在大姨家吃點再回來,一路上也不會餓得慌。

上回因為柳暄紅初來乍到記憶不全,他們直接回家了。

柳暄紅:“你們這次不用去,呆在家就好。”

她娘喊她回去也不知道要幹啥,但柳暄紅想著,總沒好事兒。柳家人的三觀早就崩壞了,老太太在生兒子的偏執勁頭爬不起來,她懶得讓幾個孩子去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