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 第69節

兩張大團結二十塊,足夠閨女使用了,何況親爹也在家。

柳暄紅就每天目送倆小姑娘一塊上學,中午到她家吃飯,中午到她家吃飯,晚上小姑娘回家跟爹一塊吃。

宋致遠他們接受良好,畢竟小云和富貴是他們熟悉的弟弟妹妹了,倆家小孩經常來蹭飯。

有時候不想回去了,就在一個床睡。

日子就這麼慢悠悠地過著,柳暄紅又陷入了忙碌的狀態,在新店和柳記家裡來回跑,突然,她迎來了一次本地記者採訪。

這位記者孫平是柳記的常客,隔三差五就在本地報社寫文章誇讚柳記的吃食,也是他提議為柳暄紅寫個版面,大大地宣傳了她。

這次,孫平是給她帶了個好訊息。

“柳老闆,您可是咱們縣明年的先進人物,也是咱們縣的第一個萬元戶,咱們縣政府對您很重視,特意讓我們為您寫一篇報道,在年底宣傳,讓大家知道咱們松山縣今年的出息,也能鼓勵大家,加油使勁兒過好日子!爭取明年多出幾個萬元戶!”

孫平佩服地看著柳暄紅,要知道,明年的先進人物,可是有許多競爭對手,比如小柳公社的先進隊長,還有賈書記的小兒子,本來賈書記的小兒子背景最大,最有可能,畢竟他的賈家飯店也是他們縣裡的標誌性建築,都板上釘釘了,結果這時候,工商所的人收到銀行訊息,這柳暄紅悶聲不響地竟然成了萬元戶!

還不是一個普通的萬元戶,人家在銀行大手筆,一下子存了六萬塊!

幹部們一下子懵了,這,這一輩子都沒見過那麼多錢啊,六萬塊,夠他們家現在開始不幹活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就是那些有家底的,也羨慕眼紅。

賈書記他們的家財,是一輩輩累積下來的,可在歲月的動盪裡,也花銷地差不多了,許多也不是現金流,就是有,也不敢拿出來,畢竟前幾年可是還倡導杜絕鋪張浪費,享樂主義!

誰也想不到,一個柳記竟然那麼掙錢,什麼先進背景在萬元戶面前都不值一提了。

賈書記那邊還掙扎呢,畢竟柳暄紅開柳記,不過一小飯館都那麼掙,那他們賈家飯店呢?

結果一查賬,好嘛,賈家飯店還是虧本狀態!

這也不稀奇,賈家飯店走的是高大上上層路線,賈根民什麼都不懂,聽周豔豔的,周豔豔也是個半水桶,只管實現自己的想法,可著勁兒挑貴的,好的建材,光是飯店裝潢,就花了近兩萬塊,更何況還有人員招聘管理,食材後勤,林林總總加起來,賈家飯店還倒欠著銀行四萬塊呢!

開業後也沒好轉,賈根民想象得不錯,走上層路線,可是松山縣的有錢有勢的人家不多,也就開業當天他邀請的朋友多,可是那天是新開業,賈根民要面子,邀請的客戶是打了二折的。

之後,賈家飯店就成了上層人士青睞但是日日冷冷清清的賠錢貨。

畢竟再有錢,也不能天天上飯店吃。

何況論出名,柳記也挺出名,還接地氣,吃食滋味也不差,幹部們下館子也不會被指奢侈享受。

賈家飯店也就仗著賈根民是賈家人,否則就這個虧法,銀行的人一早上門催債了。

這事兒一出,賈根民的先進是沒了,還被賈書記罵了一頓,讓他好好整整生意,該斷則斷,四萬塊,賈家得把家底都賠了。

不過賈根民還是不想這麼快放棄賈家飯店的,這是他投的第一個專案,原以為只是一個小生意,沒想到越投越多,他下不來船,都怪這個不知節制的周豔豔。

賈根民暗暗咬牙,把目光放到了他的婚事上。

周豔豔給了他提醒,賈家飯店太高大上,逼格下不來了,他們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賈家飯店的最新戰略是在飯店舉辦他的婚禮,上報紙,打響名氣,同時承接婚宴酒席。

柳暄紅:怪不得賈家飯店最近滿大街發傳單,宣佈賈家的婚禮,賈根民這是孤注一擲了。

孫平:“柳同志,這可是你的好機會!柳記又要在大家面前出風頭了。”

柳暄紅倒沒有什麼得意的心情,她拒絕了孫平提出的,大力宣揚她為本縣第一個萬元戶的想法。

老話說,財不外露。

她這去銀行露了一次財,不光吸引了縣政府的目光,還招惹了一次烏龍相親。

那銀行的霞姐,可不就是看中了她的身家豐厚,想要和她結婚。

做人還是低調點好。

悶聲發大財不錯。

孫平撓撓頭,不理解她的想法,別人都是想著法子要出名,這位女商人,卻是淡泊名利。

孫平不禁愈發佩服她,這麼有本事又有高尚情操的人,不多見了。

“我回去和領導說說,估計會同意,不過明年的先進人物你跑不掉,宣傳的時候會寫上你的事蹟。”

柳暄紅無所謂,距離明年還有幾個月,到時候她可能不那麼顯眼呢。

接受採訪後,柳暄紅就專心致志準備新店和食品廠的工作了。

新店的裝修在有條不序地進行,依然是上次的那個團隊,柳暄紅和他們合作溝透過一次,這次也進行地很暢快。

而新店的員工,柳暄紅也打算好了。

她特意和宋暖英談過,小姑娘明確表示要去柳記當店長,她就把杜嬸子留下,提為店長,宋暖英去負責新店,工資沒變,但是多了百分之十的股份,乾的越好,盈利越多,宋暖英就掙得越多。

她和杜嬸子說過後,杜嬸子欣喜若狂,她本以為自己要去新店過一段苦日子,沒想到宋暖英下定決心把柳記的位置讓出來了,她自然歡喜。

她一開始就是在柳記幹,在這兒賣過滷味,現在賣小炒,感情深厚不提,這兒離她家也近,平時上班走路方便,而新店,聽說是在南街那邊,在縣高中附近,臨近百貨大樓和供銷社,還有個醫院。

是個好地段,可是離她家正是相反方向,走路是不可能了,得坐公車去。

這公交車費,又是一筆錢。

杜嬸子神態滿意沒有意見,解決了店長問題,柳暄紅又去和高雅如談了談,說服她留在這兒工作。

柳記的人員並不多,廚房裡是陸師傅的地盤,而在大堂,除了杜嬸子和宋暖英,就是高雅如,杜嬸子的侄女杜美麗,農村姑娘小言,還有一個臨時幫工。

臨時工不提,她現在唯一能拿的出手人才,就是高雅如她們三個年輕姑娘,收銀方面,小言只上過小學,算數也不好,是排除掉的,就只有念過高中的杜美麗和高雅如了。

杜美麗算數中規中矩,雖然算的慢些,但小姑娘認真,不會出錯,可是她是杜嬸子侄女,杜嬸子本就是店長,負責店裡財務,杜美麗再負責收銀,倆人容易合夥矇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