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王朝之劍 第262章 天威難測

天子肅然道“卿家你錯矣,郡主這並非謀反。”

張赫當即愕然“不是?”

天子點點頭“郡主一家忠君愛國,絕無二心,這一點朕確信不疑。”

張赫道“那為什麼她還向敵國運送鉅額金錢?”

天子道“她這麼做無非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提高我朝武將之地位威望,如今雖是太平盛世,但據朕所知,下面確有不少文官目中無人、腐敗成風,他們以為憑三寸不爛之舌玩弄權術就可改變天下,卻不知若無戰事,就無法固江山之根基,不過,這並非根本原因。”

張赫道“那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天子又指向牆上地圖“卿家請看我朝四周,東有扶桑高麗及東瀛倭寇,對我東海岸沿線威脅頗大;南有南蠻等小國群醜滋擾生事,讓邊防頗為頭疼;西有突厥西夏等國覬覦已久,對我朝西行之路苛收關稅;但威脅最大的,還是北方之蒙古大遼,我中原雖國泰民安,其外部敵國亡我之心始終不死,人無近憂,必有遠慮,人尚且如此,何況國乎?不可輕視大意呀。”

張赫佩服的看著他,天子就是天子,其戰略眼光的確深遠。

天子道“蒙古大遼乃是剽悍驍勇之族,表面上看去疆域雖大、國民貧瘠,實則不然。”

“哦?”張赫好奇。

天子指著蒙古版圖道“這十餘年來,我朝雖在休養生息,而蒙古大遼卻是四處對他國年年征戰,儘管因此損兵折將,但存活下來之部隊卻是精兵強將,這樣的軍隊能征善戰,可說確是以一敵百的好漢兒郎,倘若這樣的兇殘之敵大軍南下、越過極地,一舉侵入東北關,我朝又該如何抵擋?”

張赫頓時怔住。

天子的話極有道理,而且這道理也很容易想通。

人家的軍隊年年都在打戰,有著很強的實戰經驗,正所謂大浪淘沙,淘到最後留下來的都是金子,而我們的軍隊卻是多年沒有戰事,稍微好點也就是演習,要不就是紙上談兵,這樣的部隊真正上了戰場,跟人家惡戰,孰強孰弱還用得著多爭?被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的機率是很高的。

就借用《王朝》觀點來看,你成天研究鑄劍、煉藥、機關。

是,你造出來的東西是很牛逼,可人家卻是一直在練武,你研究完成、人家也神功大成,現在你們兩個打一架,估計武力值高的那一方還是勝算大得多。

天子緩緩道“朕籌算已久,這批金銀若是運入大遼,遼國就可囤積糧草衣物,一舉越過極地屏障不成問題,屆時我朝軍隊將迎擊強敵,此次大戰若是勝出,我天朝不但可解決很多國內問題,而且還可極大的震懾周邊小國群醜,讓其不敢輕舉妄動。”

張赫呆住了,天子的戰略目光確實非常人所能及呀。

“可是,若此戰不勝呢?”張赫反問。

天子緩緩道“卿家之顧慮我自然清楚,這一著運送財物自然有極大之風險,此戰若不勝,只怕東三省將淪入敵手;但若不開戰,敵國繼續年年南征北戰,我朝繼續韜光養晦,將來開戰,雙方實力差距只怕更大,屆時再開戰,那便不是東三省淪入敵手了,而是舉國滅亡,卿家你和朕一起淪為亡國之奴、街下之囚,終生受盡屈辱,含恨而終,敢問卿家你可願意?”

張赫被深深的震撼了,這些,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天子道“何況乎,此番秘密運送金銀財物,我朝已有了充分的防範準備、周密佈置,倘若蒙遼聯軍鐵蹄來犯,朕親臨前線督軍,屆時大軍士氣如虹,舉國振奮,擊退敵軍亦非難事,此戰倘若勝出,至少可保我朝江山幾十年之穩固。”

張赫道“但聯軍鐵蹄來犯,刀兵四起,東三省不知多少軍士百姓慘遭橫死,這豈非與陛下興邦安民之本意相違背?”

天子嘆息道“這道理朕又何嘗不明白,只是這總比舉國淪喪要好成千上萬倍吧?戰場本無情,朕雖也反對以暴制暴,但縱觀我華夏曆朝歷代,面對敵國的挑釁和覬覦,有哪一朝哪一代是靠韜光養晦度過危機的?難道你指望那些文官昏庸的求和與抗議就能解決危機?所以,戰事一起,流血犧牲是在所難免的。”

張赫也點點頭道“這倒是!”

天子道“郡主之苦心,朕本來也極為不理解,多地武侯為郡主秘密湊集黃金,朕當時聞訊極為震怒,原本誅郡主九族,但轉念一想,郡主一家忠君愛國、未雨綢繆,實是讓朕慚愧,而沿途也多蒙眾位江湖豪俠與卿家鬥智鬥勇,終將此筆財物順利送出,敵國以為這筆財富是上天恩賜,殊不知此乃朕和郡主聯手贈送給他們的喪鐘,定教蒙遼剽悍之軍葬送在我朝之東北關外,以蠻夷之魄祭我中華之魂。”

一股寒意又從張赫的腳底升起、蕩及全身。

他一直覺得江湖險些、人心叵測,其實真正可怕的是政治上的老謀深算、風雲變幻。

天子又嘆道“眾位卿家一路護送有功,尤其是卿家你與鍾愛卿功高居,所以無論你們要什麼,朕都會滿足你們的。”

以往完成大任務獲得獎勵,張赫很是興奮。

可是這一次,他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因為這件事他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他無法判斷。

他只有一種感覺,一種對未來的未知恐懼和無盡迷茫。

見他表情茫然,失魂落魄的站著,天子似乎窺破了他的心思,忽然道“王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