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紈絝少爺在唐朝 第102章 海戰強盜

雖然一行人漫無目的,但卻是朝著島國去的,這群浪人必定會回國,到時候半路堵住,而且李忠堂為了證實一件事,這群倭寇到底是流民還是島國派出來的,若是證實,必須要個說法。

海船晃晃悠悠,能吃的只有乾糧,船面不穩,陳子元不敢生火做飯,不然海風一吹出現一艘火焰戰船,很是拉風,估計李忠堂能把自己扔了餵魚。

“子元!怎麼樣了!哈哈,”李忠堂笑道,李忠堂在海上又是另一番模樣,在搖晃的海船上如履平地,此時正在船艙內笑話陳子元。

“李大人,還有多久?”陳子元無力的問道,

“哎,半天時間便可!”李忠堂說道,“派出去的小船已經勘測到了那一群倭寇正在快行船,不需半日就能碰上他們,若是反抗就地正法!”

陳子元耷拉著腦袋,只想趕快上岸休息一下,點了點頭示意聽到了,哪裡有半分的力氣與倭寇對戰。

“大人!前方現行船,正在遠離我們,”陳子元昏昏欲睡至之際,突然被一聲大喊驚醒,陳子元扒著窗簾看出來,遠方几個緩緩行走的小船。

李忠堂自然不會讓他們跑了,下令全軍快出擊,喊話讓其停船,那邊緩緩行走的行船徒然加,可是哪裡有大唐戰船的度,不過半刻鐘便趕上了,陳子元凝神看過去,船上一個個皆是破爛衣服,瘦骨嶙峋,這種人哪裡有什麼戰鬥力,也只能欺負欺負老百姓,但是這次也沒有『亂』殺無辜,只是搶了糧食、壞了兩條船,根據陳子元的判斷,這群倭寇裡肯定混著島國朝廷的人,如此藉著流民的幌子,對大唐試探一番。

陳子元微微一笑,心道,“碰上我這麼帥的偵探家,他們肯定要栽了!”“嘔……”

“陳公子還好吧!”船艙外一個守衛的軍士問道,

“沒,沒事!”陳子元拂了拂胸口,不再眼觀大海。

已經能夠聽到外面的喊聲震天,陳子元忍不住多看一眼,那些流民已經無處可逃,他們明白被大唐水師抓去是什麼後果,多放一天都會嫌他們浪費糧食,所以還是努力的奔逃。

李忠堂阻止手下繼續喊,手中一陣動作,陳子元只聽見挪動大炮的聲音,本想開口制止,卻又沒有理由,心軟就是對大唐最大的危害,陳子元慶幸自己不能舉刀,那些流民眼窩凹陷,長時間缺少食物,看起來比較可憐。

李忠堂心裡又何嘗不是,倭國的朝廷更是不作為,奢靡之風更甚,雖然心痛,但是眼前乃是敵人,李忠堂大手一揮,兩門大炮齊齊『射』,不遠處的流民船一下子被炸飛了,船體四裂紛飛,海上一下子安靜了,突然一個人頭冒出來了,“咕嚕咕嚕”一陣倭語冒出來,李忠堂心底一軟,粗著嗓子喊道,“拉上來!”

那被拉上船的流民戰戰兢兢,縮在船邊,李忠堂站在流民一旁,氣呼呼的問道,“是誰攛掇你們來的?”

“我打西瓦……”

“什麼鳥語,殺了!”李忠堂怒道,

“等等,”陳子元爬出來說道,

“恩?子元,怎麼了?你現在不該動惻隱之心的,”李忠堂說道,

“我能聽懂他的話,”陳子元說道,

李忠堂驚道“恩?這等鳥語你能聽懂?這可是倭語啊!”

“額,我在一本奇書上看過鳥語,略懂一點,”陳子元笑道,

陳子元爬出船艙,對著那流民說話,無非問些李中堂想問的話以及倭國現在的情況,那流民知道的不多,但卻對倭國朝廷派人混進流民之中供認不諱,李忠堂聽後大怒,將那流民一腳蹬進海里,海浪聲不一會就淹沒了流民的叫喊,船上沒人心痛那流民,若是自己被倭國人抓到了,下場不一定這麼好。

陳子元扶著欄杆進了船艙,既然這件事與倭國朝廷有關,李忠堂就好辦多了,前去問詢倭國朝廷的處置方法,其實沒有別的選擇,無非是賠銀子珠寶,或者是接受大唐的怒火。

前面有六艘逃脫的海船,只有一艘比較先進的海船,將其他幾艘破船遠遠拉下,李忠堂斷定前面是朝廷中的人,李忠堂下令開炮,誰知那條海船上亦是裝有火炮,竟然掉頭要與大唐的戰艦硬碰硬。

李忠堂知道必須要留下證據,下令道,“留著活口,不要全部殺死!”

眾將士得了命令,火炮盡是往船身上打去,可是倭寇哪裡會留下隱患,招招斃命,眼見大唐已經有一條戰艦被打漏,他們沒有陳子元的隔艙技術,只能等著船沉,靠近的戰艦派出小船前去接應。

李忠堂震怒,喊道,“開炮!開炮!”到底還是技高一籌,小小倭國的戰船又豈是大唐的對手,簡直是碾壓的存在,只見倭國的的戰船一下子蹦碎,船上的人四散開來,朝著岸邊游去,李忠堂下令活捉一人,一夥小隊駕著小船撈出一個活人,李忠堂下令開炮,頓時海上炮火連天染成一片紅,眾將士皆是歡呼雀躍。

被抓上船的那一人竟是滿臉滋潤,哪裡有半分捱過餓的模樣,李忠堂冷笑道,“子元,你問問他是不是倭國朝廷的人!”

“……”鳥語一番,陳子元將那人問的心底慌。

“李大人,他不承認啊,”陳子元說道,

“哎,若是不將那流民踢到海里,現在還有能和他對證的人,”李忠堂身邊一位將軍後悔道,

“先嚇唬嚇唬他,就說我們手上有證據,”李忠堂說道,“若是他在不承認,直接去倭國找倭國老兒當堂對證。”

“……”陳子元苦口婆心,只是那倭寇實在嘴硬,將陳子元氣的好歹。

“有活人!”突然後面一條戰船上的軍士喊道,派小船救上來送到李忠堂這邊,當下證據確鑿,那倭國朝廷的人實在招不住,全都招了,李忠堂放下心來,下令往回走,這件事必須通稟朝廷,再做打算。

戰鼓隆隆,遠處有一兩個小點,李忠堂心想是倭國朝廷前來接應的人,只能心中冷笑,讓倭國擔驚受怕去吧。

喜歡紈絝少爺在唐朝請大家收藏紈絝少爺在唐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