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寫文娛被女反派原型找上門 第一百七十七章 重逢

春晚其實歷來都是名曲的源地。

只不過隨著各種綜藝節目的增多,大家的娛樂方式不斷的變化,再加上春晚的質量確實是變低了。

春晚這個名曲的源地身份也漸漸的消失。

如果非得說哪歌是春晚最後一大爆的歌?

徐川覺得是2o14年春晚的那《時間都去哪兒了》。

在這之後,春晚是真的沒有捧出過什麼大爆歌曲來。

其實,這歌不是2o14年的新歌,而是2o11年創作的,當時它是一個叫《老牛家的戰爭》的主題曲。

後面又充當了《空巢姥爺》的主題曲。

不過,當時沒什麼太多的反響。

真正第一次出圈的時候是它13年做了《私人訂製》的插曲。

但真正讓它傳播的家喻戶曉,那還得是春晚的功勞。

這歌它不僅僅是火,而且還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春晚過後《新聞聯播》兩次專門設計重要環節向全國再推薦這歌。

最主要的是,當時咱們的一把手在毛熊電視臺專訪時還提到了這歌,從而引了以“時間都去哪兒了”為話題的全民討論。

因此,說這歌是春晚名曲一點不算過分。

同年其實還有一由姚貝娜演唱的《天耀中華》也很不錯,從個人角度來講,徐川更喜歡這一。

但它的實際傳播度比起《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是有些差距的。

其實春晚再往前推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年,還有很多比這歌影響力更高的。

但徐川最終還是選擇了這一,因為他時間線比較近的,受觀眾審美變化的影響較小。

此時的他站在了一個不大的演播廳內演唱這歌,該說不說,有了特殊經歷的徐川唱這歌唱的特別動情,比唱別的歌要動情多了。

而且,聽歌是這樣的,再好的歌也經不住一直聽天天聽。

如果是第一次聽或者是隔上一年半載的聽一次,那感覺一下子就上來。

對於這些評委來講,他們就是第一次聽。

所以,當時春晚的觀眾們聽到這個歌是什麼感覺,他們現在就是什麼感覺。

甚至,他們的感覺比普通觀眾還要更加強烈一些,因為這些評委或多或少的都瞭解過徐川的經歷。

一個這樣的徐川唱著這樣的一歌。

這讓他們的感情和徐川的感情瞬間產生了共鳴。

有些感性一點的女老師,聽到中間都已經哭了,一點沒有誇大的成分。

“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一曲歌畢,徐川平復好情緒對著評委們鞠了一躬,回應他的則是一段長長的掌聲。

審查是有點評環節的。

當然,這個點評不是以老師的名義去教你什麼,而是找你這個節目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讓你進行整改。

但面對現在的徐川,這些評委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教徐川提升音樂?

別鬧了,人家是沈華錦的徒弟,需要我們來教?

說歌詞的問題?

可歌詞沒問題。

說表演的方式?

再沒有比徐川更加感情真摯的表演方式了。

非要挑一個毛病,那就是徐川一個人唱看上去有點乾巴,春晚的舞臺面積很大,也不知道到時候他一個人站在那裡撐不撐得住。

這一切還得等終審的時候拉到一號演播廳去試了才知道。

最後,還是歌舞類審查團的主要負責人開口道“辛苦了,麻煩回去等訊息吧,有了結果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你的。

對了,你介意我們給你這個歌安排一組伴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