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彌羅青卷 第二十三章 收神祇畫像

“這可不好說。就好像我們揚州和荊州的港口,就有源於南方群島諸國的人,我記得東海向外是中山國和霓虹國吧。”

彌羅這話,讓養真點了點頭,道:“琉虯島國和霓虹島國,我倒是忘了這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確實有可能流出不少天材地寶。”

琉虯島國是東海之上的函夏附屬國,最開始的時候,是古東方魔教用來培育靈根,催生植物精靈和實驗長生仙方的道場。

但萬年前少清祖師連斬二十多位天一境魔修,讓其中靈脩抓住機會,趁機獨立出去,建立獨屬於靈脩的國都中山國。

而後於八千年前,琉虯島中山國國主朝貢函夏,金虹帝君於神州六官會議上親自現身,授其王印。

時至今日,琉虯島中山國已經是函夏最大的靈脩聚集地,也是甲乙木、壬癸水等天材地寶最大的原產地之一。

在徐州,甚至揚州沿海地帶,漁民口中的海外仙山,以及海上仙緣,大多數時候都和琉虯島中山國有關。

至於霓虹島國,來歷就有些特殊,其歷史不算短,但建國時間卻算不得長。

來歷有的說是古代避難的函夏百姓,有的說是早年鎮守外海的將領後裔,還有的說他們是帝君統一函夏之前的戰敗種族的後裔。

但不管怎麼說,霓虹島國主神在一萬五千年隨使者入神州,朝貢函夏,當時還未隱退的金虹帝君授其王印,成為東海之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函夏附屬國。

時至今日,霓虹島國也是函夏抵抗東之外海的第一道防線,同時許多源於外海的奇特材料,也是從霓虹轉入徐州。

加上霓虹島國不同於琉虯島中山國多為靈脩,其上同樣有著數量眾多的凡人。

徐州和青州這兩個沿海區域的居民,同霓虹島國的居民,也是有一定的聯絡。

甚至還有部分徐州和青州的居民前往霓虹島國旅遊,做生意。

因此,徐州的凡人手中,還真有可能擁有一批源於霓虹和琉虯的天材地寶。

說完,養真又是思索起,彌羅前面的問話。

“原材料便宜,代表此地原材料的數量多,符合此地作為徐州最大交易市場的身份。而凝神、靜氣符籙和一些輔佐修行的基礎丹藥,價格偏高,代表來這裡購物的人,需要大量的基礎資源……”

聽著養真的回答,彌羅並沒有多說什麼,雖然在他看來,這商業街收購天材地寶的群體,有一部分其實是霓虹國人。

畢竟,東華坊市作為徐州最大的交易市場之一,來函夏進行商業往來的霓虹國商人,必然是繞不開這個坊市。

而他們無論是為了迎合函夏的習俗,還是真的已經被函夏文化完全同化,前來的商人之中必然有一部分是普通霓虹人,他們想要出手一些珍貴材料,這條商業街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這恐怕也是商業街中基礎資源價格偏高的原因之一,畢竟函夏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情,距離函夏越遠的外海,濁氣、煞氣也就越重。

霓虹境內清聖之地不多,修行門檻比函夏要高不少,且基礎資源的培育遠比函夏麻煩。

當然,這些事情和彌羅沒有關係,他來商業街的目的,是為了這裡存在的大量基礎神祇畫像。

同一些太虛幻境內類似,函夏的神祇畫像在一些大型,且面向凡人的坊市當中,是有批發的。

彌羅找到對應的店鋪區域,訂購了大量的神祇畫像,並且是一家一家的收購。

基本上每一家專賣店內的神祇畫像,彌羅都會要走一份,而後根據需求,以及是否擁有對應的名字,逐步增加。

類似財神和船神這類在沿海地區販賣極好的神像,幾乎每一家店,彌羅都會帶走十多份。

一路下來,東華坊市現有的神祇畫像,彌羅最起碼收購了十份,涉及到他已經擁有名字的神祇,更是多大兩百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