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彌羅青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陰食肆

荒古原初魔氣,乃是天地崩潰孕育的逆反秩序之力。

被魔氣汙染的嶗山,哪怕有著彌羅的幫助,也是花費了數月方才恢復穩定。

期間,彌羅同大宗師一起將嶗山的山色恢復如初,帶動地脈恢復正常。

山間的霧氣受到地氣中殘留的穢氣衝擊,凝結成一片烏雲,締結其上,同清氣相合,化作漫天細雨緩緩落下。

彌羅和大宗師坐在亭子中,看著雨水滴滴答答的落在花木之上,猶如演奏了一首婉約清揚的樂曲,飛濺的水珠,就如同那散落的音符,任意落在落在葉子上,如珍珠敲打碧玉,落在花瓣中,像玉液斟滿了瓷杯,形成一種獨特的優美。

“你覺得如何?”

數月來,大宗師一直在引導著彌羅的氣息和嶗山地界相合,期間他也是傳授了彌羅不少人道和仙道相互結合的修行理念,凝聚出了不少新的名字。

例如相面卜卦之法,就凝聚了【人道/仙道·從九品相師】、【人道/仙道·從九品卦師】,種植之術也有對應的【人道/仙道·正九品花師】,風水堪輿一道演繹出【人道/仙道·正九品烏青師】。

這些名字的凝聚,並不是單純的彌羅修為不足,或者這些方面不夠精湛,彌羅缺少的是這些道則法理之中對應的人道氣數,或者說是這些名字對應個體的一些特性。

而這,正是大宗師最擅長的地方,他透過引導彌羅明悟人道的特性,凝聚更多的名字,也是讓他對於日後依靠自身,不借助帝君神力或者氣數,完全自主凝聚名字,有了一些新的瞭解。

因此,在大宗師的幫助下,彌羅也是成功將【人道·正九品畫師】和【神道/仙道·從七品畫中仙】之間的道路補齊了。

說起來,彌羅當初繪畫技藝雖然高超,但真正突飛猛進,超越同境界修士,還是從獲取【畫中仙】這個名字之後,但也真實因為這個名字的限制,彌羅繪畫的時候,還是非常吃靈感,不是對靈性和法力的運用比較多,就是一點也不干涉靈性和法力的運用。

如何銜接二者,是一點也沒有。

這就好像許多人學習需要迴圈漸進,一步步去探索步驟,但對於一些天賦絕頂之人,他們一開始就知道答案,讓他們講述如何一步步解析,反倒是有些不知道如何開口。

而大宗師正是幫助彌羅構建畫道的階梯,分別在【人道·正九品畫師】之上新增了【人道/仙道·正八品神工妙手】、【人道/仙道·從八品丹青大家】,在其下新增了【人道·從九品畫工】。

期間,彌羅也是感受到大宗師的諸多手段,讓他非常熟悉,他的不少手段都和自己掌握的【畫中仙】技巧非常貼近,但二者都沒有就此發表看法,而是各自學習各種探討。

此時,大宗師詢問彌羅覺得如何,問的就是彌羅此刻的心境。

望著亭子外的雨水,彌羅並沒有說完,只是靜靜的看著,氣息越發柔和、寧靜。

看到這一幕,大宗師微笑了起來:“你的境界並不次於我,見識和道行的廣度更在我之上,但你之前心還不夠靜,所以力量的運轉,還有一些空缺,如今倒是好了許多。”

彌羅起身表示感謝。

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的修為境界大半源於一次次巧合,是一個個太虛幻境和洞天之力,在伴生之寶的幫助下堆砌起來。

雖然藉助伴生之寶的幫助,整體修行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比起許多同境界的前輩,根基還更加渾厚。但極快的進步速度,也是讓彌羅的氣息有些躁動,並且他時常接受更高等級的力量洗禮,也導致他的力量催動一直有些粗糙。

在大宗師身邊的這幾個月,讓彌羅有一種當年在松濤峰上學習的感覺。

緩慢、悠閒和輕鬆的節奏,讓他的氣息得到了一定的沉澱。

這種沉澱於日後修行幫助不大,於神通術法威力的提升幾乎沒有,卻讓彌羅感到了一陣的輕鬆,同時也是讓彌羅的氣息和此方太虛幻境越發相容。

現在,只要彌羅不全力以赴,便是大宗師也看不出他外界之人的痕跡。

對此也是頗為滿意的彌羅,看向西方道:“可惜,我這輩子八成就是個勞碌命,空閒不得啊。”

大宗師聞言,樂呵呵道:“西域崑崙山,乃是我等天地一切山川地脈之祖,在傳說中正好位於仙界西方天闕入口的正下方,上古時期更是天人兩界的重要通道,被人間諸多修士視作是聖山,有著諸神之鄉的美譽。後來,五帝時期,絕天地通,兩界通道崩潰,殘留的痕跡依舊接引天人兩界氣息,時常有天光從仙界落下,因此諸多修行之人都喜歡在崑崙山結廬修行,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現在的崑崙派。”

“這些年崑崙派因為久遠的傳承,有著遠勝於我等的底蘊,卻也因為諸多傳承來歷不同,導致其內部勢力分裂的十分厲害。當年若非太乙上人橫空出世,隱約有天下第一人的架勢,崑崙派內部諸多勢力絕對不會允許一元道人成功突破,尊其為崑崙群修之首。因此,你這次前去還是要多加註意,必要的時候可以取出同雲華相關的東西,能夠給你一定的幫助。”

大宗師說了一句近乎明示的話語後,又是看向彌羅道:“按照我等天地的境界劃分,你雖然才陰神境界,但能夠勝過陰山鬼王,崑崙山中絕大多數的修士你都可以不在乎,唯一需要顧忌的是天刀。”

“那傢伙算是一元道友的師兄,早年曾經和一元爭奪崑崙群修之首的位置。後來一元在眾人的默許下率先突破,天刀也就退隱,但他修行的天刀之法非同尋常,可以感知到冥冥之中的天地意志,你到他面前未必不會被察覺出外界之人的身份。”

彌羅點頭之後,便是起身和大宗師告辭。

大宗師將彌羅送下嶗山,又是囑咐道:“你這一路西去,會路過不少城市,關注那些地方的風景,對你未來的一些打算,或許有一定的幫助。”

彌羅再次感謝,緩緩走下嶗山,向著西方而去。

一日深夜,彌羅路過一城,就見低矮的城門外有著一處食肆依舊在經營著,只是不同於一般的食肆,其前方懸掛著的是一盞散發著幽幽青光的紙燈籠。

稍微走進兩步,彌羅就是看到無數幽魂匯聚於此,吞噬著桌子上的食物。

彌羅能夠感覺到,那小小的食肆之中,諸多亡魂早就已經沒有多少神智,他們渾渾噩噩的吞噬食物,補全自身的殘缺,身上分出一縷陰氣,融入食肆上方的長幡之中,激起長幡輕輕晃動,隨著一縷落下的清光,將亡魂的身形溶解開來,化作點點清光,融入到地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