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彌羅青卷 第二百九十章 靈臺海會

“阿泉當真是好能力,我等都還未弄清楚來人有誰,你這麼快就弄明白了?”

王養志坐在彌羅身前,拿著一杯花茶抿了一口,入口的甘甜,以及繚繞口腔的花香,讓他眼睛微微一亮。他看向彌羅的方向,在彌羅不在的時間裡,他留在玄臺峰的洞府,大多數時候是王養志在照看,阿泉泡的茶水,八成都入了他的肚子,自然清楚阿泉的功底,笑道:“這花這水,比起玄臺峰還要好一些啊。”

“師兄若是想喝,可以帶點回去,或者回到玄臺峰之後,讓阿泉給你準備一些。”

彌羅的稱呼讓王養志非常滿意,他眼睛微微眯起,也不再以阿泉現在的情況,以及他到底在哪裡,輕輕點頭,笑道:“那我可是有口福了。”

說完,王養志又是看向阿泉問道:“除了九大仙門的訊息,你還打探到什麼?”

阿泉一邊給林養信添水,一邊解釋道:“還有此次前來參加靈臺海會的諸位法相境修士。”

話語間,阿泉便是將自己收集到的資訊,交給彌羅三人。

“雖然其中有一些細節的差異,但整體同我們事先獲取的內容差不多。”

林養信放下手頭的資料,抬頭看向阿泉,讚歎道:“養志說的不錯,你的能力很強。”

阿泉微微點頭推倒一邊,彌羅也是看完手頭的資料,林養信看來,笑道:“是不是有些吃驚?沒想到梁州和雍州有這麼多法相境和天一境的修士?”

“是有一點。沒想到回來這麼多天一境的修士,我原以為他們更喜歡隱居一地,好好修行的。”

聽到彌羅這話,林養信點了點頭,感慨道:“可不是嗎?單西方三州的天一境修士就有十二人之多,特別是大雪山一次性來了三位,再看同他們一起的真傳,顯然是宗門精銳。要是出現什麼意外,這大雪山一系都可以說是斷了大半傳承了。”

“大雪山的話,還算正常吧。畢竟他們歷來參加靈臺法會都是如此。”

彌羅的回答,讓王養志也是升起些許興致,問道:“聽師弟這話,是還知曉什麼秘密?”

“也不算什麼秘密吧。想來兩位師兄都知道我函夏佛門的來歷吧。”

林養信笑道:“這個也算是宗門基礎考題之一吧,我函夏的佛門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南海群島白象國傳入,初時有兩脈,在我們南方鬧騰出不少事情,被教……幾經波折後,最終來到西方三州,一脈紮根在雍州,一脈紮根在梁州。”

“說起來,這兩脈雖然同處於一源頭,但所求相似而又有所不同,紮根在雍州一脈的傳承,經過南方的磨礪,認清了現實,主張同本土進行深入融合,吸收本土經意,互相參透,是菩提寺的前身。紮根於梁州一系的則是繼續保持將本土文化,視作外魔,試圖度化降服的理念,也就是如今西方魔教的前身。”

林養信說到這裡,頓了頓,看向彌羅道:“當年佛門傳入函夏的時間階段非常湊巧,當時西海歸墟變化,整個西方三州的元氣都出現了死寂和難以調動的情況,無論仙道還是神道在此施法都是事半功倍,這才讓佛門兩脈佔據梁州和雍州。”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那時候佛門修士的自覺,哪怕是梁州一系,也是秉承著鎮壓海外邪魔、驅散混沌魔氣、穩固地脈地氣,救度蒼生萬民,故而仙道和六官雖然不喜,卻也算不得多排斥。”

王養志見到林養信停下來後,笑道:“你說的這些都只是表面,當年佛門兩脈能夠在雍州和梁州紮根,除去二者秉承維護秩序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抵擋受到歸墟影響,從海中孕育出的一些奇特魔物。這些魔物佔據地利,時常侵犯、汙染函夏邊土,偏偏三州不合適仙神修士長久居住,為了保持穩定,才預設佛門傳道。而大雪山便是橫跨梁州和雍州邊土的總要前線之一。根據典籍在記載,當時的大雪山算是原始佛門兩脈交流的一大平臺,其建設也是和如今的菩提寺有著密切的聯絡。”

聽到這裡,林養信笑道:“我又不是你們玄臺峰一脈的修行之人,平日背諸多法律典籍,想法設防鑽空子、補漏洞已經夠頭疼的了,何必再去記這些雜事。我先前說的,還是因為這些內容是當年的必考內容。不過話說回來,既然大雪山在當時算是原始佛門兩脈交流的一大平臺,為何現在卻成了梁州的佛門代表?”

說最後一句時候,林養信看向彌羅,就見其笑道:“此事我正好在幾日前,於菩提寺藏經閣內看到一二。原因很簡單,因為妙菩提前輩和聖蓮華前輩出現了。”

隨著彌羅的講解,林養信和王養志也是知道了大雪山的根本。

當年,伴隨著妙菩提和聖蓮華這兩位原始佛門傳承的集大成者出現,佛門隱隱有大興的跡象。

其中妙菩提主張融入函夏,遵帝君之命,而聖蓮華在修行大成,超脫天一境界的時候,卻想要佔據梁州的主權,建立地上佛國,進一步突破。

但他的這個想法還未實行,就是在某天的午後,徹底斷去,並且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聖蓮華也是成為梁州佛修中最早墮落的個體。

只是聖蓮華對於自身墮落,秉承著修行之法的一貫理念,認為是這是自己受傷之後,混沌魔氣入侵,衍生的外魔干擾,是可以降服的。

期間,聖蓮華引動梁州一系佛修的心念,加持自身,最終導致在區區百年的時間,超過七成的梁州佛修都墮入邪道,形成了現今的西方魔教。

而剩下不到三成的佛修,在菩提寺的幫助下,全部匯聚到大雪山附近,這一舉動也是將大量梁州佛門的根本,以及聖蓮華一系的佛門核心帶入了大雪山。

作為一脈佛法的集大成者,聖蓮華一系的核心法門自然精妙絕倫,若非因為聖蓮華引動萬千佛修信念加持自身一同墮落的變化,導致大半原始佛經跟著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沾染上了混沌魔氣,一旦修行,就容易墮落。

大雪山恐怕就要成為傳承聖蓮華一系功法的新興門派,未必不能爭奪一個九大仙門的位置。

但很可惜,聖蓮華帶來的影響,逼得菩提寺都要花費大量功夫,將原有的修行之法,進行了十數次的更改,吸收大量太虛幻境內的經文,方才穩定下來。

大雪山手中的聖蓮華一系功法受到的影響自然更大,他們只能根據梁州一系的法門,參考部分聖蓮華法門,以妙菩提一系的佛法中和,最終形成自身體系。

“所以,大雪山一系是希望透過靈臺海會,得到更多菩提寺的傳承,補充自身不足?”

聽到彌羅的解釋,林養信總結道,彌羅沉默片刻,點了點頭,並沒有將自己另一個猜測說出。

比起修補自身傳承,彌羅懷疑大雪山一系恐怕是知道菩提寺靈臺海會之中隱藏著妙菩提的傳承,希望藉此提升自家功法,晉升為九大仙門之一。

畢竟大雪山一系多年以來也不是沒有飛昇天外之人,論根基、論勢力,處在九大仙門之下的第一階梯,欠缺的只是更加完善和上限更高的法門而已。

並且,彌羅在剛才訴說的時候,隱隱約約的有一種感覺,這大雪山一系,不是他獲得妙菩提傳承的最大阻礙,就是他獲取傳承的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