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彌羅青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禹王

【佛道·從四品須彌山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看著寶卷之上又凝聚的一個名字,彌羅啞然失笑:“我沒記錯的話,這孔雀原本是打算借清淨如來相之力,突破從五品的界限,擺脫五方五行之神的束縛,如今反倒是先五方五正一步,跨入從四品的行列。”

話語間,彌羅也是看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的侷限性,這個名字位格大半源自於須彌山、清淨如來相和以那五百生靈為首的西方生靈的力量,結合一點點彌羅記憶中的佛號構建。

相比較而言,孔雀本身因為失去大半五行精氣,以及體內邪胎,如今大概只剩下大約等同於從六品的位格,比起其弟弟大鵬鳥還要有所不如。

“想要穩固如今的位格和力量,這位菩薩還有得修行。不過……”

彌羅凝神看向西方,隨著【孔雀大明王菩薩】的成型,【大自在天魔】和【自在天魔主】的力量也是有所提升,有相互融合的跡象。

“日後清淨如來相想要得到,還需要有人幫襯一二才行。”

說完,彌羅的目光又看向人道之中,繼續觀察太上執符相的變化,以及太上靈性在後天有情眾生,乃是一切後天生靈之中的變化。

同受到清淨如來相的力量影響,步入輪迴體系的西方大地不同,東方大地隨著太上執符相和蒼生萬民相的相繼消散,文明發展速度也是日漸迅猛。

彌羅注視的時候,這片土地上人族已經佔據了絕對的主權,並且從原始崇拜向著有序祭祀轉移,人道氣數大半匯聚於人族之上,也是因此引來了其餘生靈最後的反噬。

以寶卷之中原本記載著的【神道·從五品淮陰龜山淮渦水神無支祁】也是受到氣數刺激,自行於淮陰龜山孕育而生,配合四海之中殘留的孽龍,捲起東海之水倒灌人間,試圖將東土化作澤國。

而人道之中應運而生的天命之子,也是昔日天真相散落的靈性所化,雖有神通異能,亦有人族一邊的神祇相助,但比起有著孽龍和異族相助,佔據天時地利的【無支祁】,依舊難以對抗。

他不由向天祈禱,這個舉動原本只是人族祭祀的一個基礎緩解,沒有人認為天會給予回應,畢竟過去彌羅因為自身道果動盪,根本無力回應眾生祈願。

但這一次不一樣,彌羅想到了昔日太上執符相從自己體內抽出的一縷元炁,被其放在東海鎮壓翻滾的海水。如今東海有了三島十洲,以及諸多神祇鎮壓,問題早就得到了緩解,他思索片刻,伸手一招,將那金箍棒收入手中,賜予人族,同時指引他去不同神祇處求取開山斧、河圖等物。

藉此變化,彌羅順勢將巫山神女和河伯的概念進一步凝聚成型,特別是河伯,作為太一化身下屬的附屬神,本就有著良好的基礎,這次得到更多反饋之後,已經有徹底凝聚成型的跡象。

只是受限於如今龍族佔據天地的部分天時,四海龍王之名似乎有靈性的壓制河伯之名的成型,故而被彌羅暫時擱置。

對比起來,反倒是諸多被人族供奉的先賢,因為此次祭天的成功而同彌羅產生了些微聯絡,並隨著後面天命之子的不斷揚名,其得天眷顧的說法越發深入人心,人們也習慣性將先賢和天聯絡在一起,進而將諸多先賢的名字納入玉皇帝君體系,【人道·正四品燧明山人祖燧人氏】名下的諸多人道先賢名字。

當然,這些人道先賢的名字,大多和【人道/神道·正五品六天火府炎帝神農氏】一樣,都只是人道先賢在某個方面的側面體現而言,並沒有完全將這些人道先賢對應的概念全部凝聚成型,品級也只是在五品、六品之間,沒有一個跨入四品行列。

未曾凝聚道果雛形,對如今的彌羅而言,在擴充名字數量和道則法理覆蓋範圍上的意義,要大於對修為和境界提升的意義。

這樣的不完整的先賢名字,在天命之子徹底壓下龍族和諸多異族之後,得到了總結。

彌羅看著寶卷之中凝聚成型的【人道·正四品華夏九州大禹王夏后氏姒文命】,再看看下方手持諸多神器,在承天地主相的默許下,試圖將諸多神器一一熔鍊的天命之子。

“雖然借你經歷,凝聚了這個的名字,但你終究不是他,或者說不是我印象中的他。”

彌羅閉了閉眼,被熔鍊的神器之中並沒有金箍棒,那寶貝被天命之子投入東海,用來鎮壓因為人間之水回流東海而掀起的波瀾,同時將諸多可能汙染水源,或者再次復活的孽龍、神祇屍體和異族屍骨鎮壓在海眼之中,藉助四海之水,一點點地將這些失敗者的屍體沖刷淨化。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位人道之中應運而生的天命之子是藉助彌羅的名頭,去消磨那些失敗者的怨念。

冥冥之中,些許怨恨落在了彌羅的身上,試圖削去他身上的部分神力。

而天命之子則是在人間劃分九州,穩定秩序,驅逐混沌,提升文明,建立第一個國家,藉此將諸多部落和文明合併到一起,讓原本的人族文明可以更好地吞併異族文明,讓人族之道和人道高度重合,以此獲得更多的人道氣數。

在其氣數達到鼎盛之後,天命之子又藉助諸多神器熔鍊的九鼎鎮壓主承天地主相的部分力量,升起結界,構建穩定的後方。

最後,這位天命之子手持兵刃破開天闕,一路殺到了氣息略顯渾濁彌羅跟前,試圖推翻彌羅的統治。

對於這位天命之子的到來,彌羅並沒有任何多餘的舉動,只是將天地的本質同其訴說,而後依照當年太上執符相的問題,詢問了這位天命之子一番。

心神不寧的天命之子無法回答,頓時陷入當年彌羅一樣的境地,力量開始失控,彌羅見狀,伸手從寶卷之中取出【神道/仙道·從五品暘谷洞源宮解厄水官】之名,加持在天命之子的身上,指引他穩定自身力量,同時從依靠他凝聚的【大禹王】中凝聚分流少許力量,融入他的體內,希望能夠從他身上得到我是誰的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