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彌羅青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乙九重

說起那齊天大聖府的設立也非常有意思,處在蟠桃園的右首,內設安靜、寧神兩司,又讓五斗星君相送。

此舉本身是彌羅順應《釋厄傳》記載,同時希望穩定心猿的一種手段。

那心猿得享大聖之名,乃是得了彌羅天真相之位格,成了心主,設安靜、寧神兩司,意在以陰而養陽,以靜養動,化去心猿燥氣。

因此,那心猿若是能安靜、寧神便是齊天大聖;若不能安靜、寧神,終有跌落之時。

而隨行的五斗星君也非凡俗,乃是東鬥注算護命星君、西鬥紀名護身星君、南斗六司延壽星君、北斗九皇解厄星君和中斗大魁保命星君。

這五位星君有些特殊,並非實質性的星君,而是北斗七宮、南斗六宮、東鬥五宮、西鬥四宮和中鬥三宮,共計二十五位星宿之力凝聚而出的名字,如今雖還未完全成型,卻已經在彌羅寶卷之中,從四品位上時隱時現,觀其氣象,大成必然是正四品位,甚至有望從三品位。

以五斗星君相隨,除去希望心猿能夠藉此將五行混合,燥氣悉化之外,也有借五斗之力,護住心主,消災解厄的想法。

只是彌羅的想法雖然不錯,但那心猿被其餘六聖亂起氣脈,且那其餘六聖在心猿上天之後,便紛紛遁入山林之中,多肆意妄為,亂了心猿氣數。

一而再,再而三之下,心猿也是難以穩定心神。

而這時候,彌羅正好在外應對諸多問題,便讓其看守蟠桃園。

這一看守,便引出了後來的再次叛天,引出了彌羅分流護法神【哪吒】靈性之後,最強的一位護法神。

這也是彌羅開闢此方天地以來,造化最深的幾位神祇之一。

他是司水之神,又是鎮水之神和治水之神,從水神身份衍生出了以水治療傷勢的醫神、以水利帶來豐收的農耕神以及掌管風雨的氣象之神這三重身份。

同時二郎神又是鎮山之神、狩獵之神,因為喜好外出狩獵,根據其性情衍生出酒神之名,因其神兵之一彈弓,被人們視為通誕,為降生之意,構建其送子之神位,此神位又和醫神之位相互影響,衍生出庇護兒童的職能。

護法神的概念更是被擴充套件成出武力庇民、戰爭護國的職能,進而被尊為主掌人間吉凶成敗的神祇。

此三重概念結合,又構建了灌江口之主、川主和赤縣神州都城隍等位格。

在這些主要神位之外,二郎神還有戲曲祖師、蹴鞠祖師、貨郎祖師、協管地獄、改造地形地勢、庇護少數民族、引導向善和維繫秩序、掌管士人功名祿位、庇護妓女和見證私情等等權柄。

神權範圍之大,力量之廣,在彌羅寶卷之中也屬於非常少見的那一批。

如今的具體名號為【神道/仙道·正四品·灌江口清源妙道孚佑真人·赤城文宣武烈昭惠靈顯仁祐川主·赤縣神州都城隍·楊二郎】。

不過,二郎神雖然久經彌羅祭煉,匯聚多方神力權柄,但比起獲得彌羅天真相之位格,盜取蟠桃園之靈機,兜率宮之丹藥的心猿而言,還是難以穩操勝券。

見此情景,觀自在曾言自己可以拋下法寶淨瓶將心猿打落,卻被太上執符相制止。

“你那淨瓶,乃是你清淨之道凝聚,蘊含內觀自在之妙,可謂清淨心所成,但氣脈屬水,拋下之後,雖可助二郎之力,亦可壓心猿之念,但此猿得我九轉金丹,盜取蟠桃靈機,如今五行五氣交合在一起,以清淨之道強壓,只可能傷人傷己,還是我來吧。”

說著,太上執符相取出自家法寶圓環,將其拋下。

那圓環對應空無之意,卻又被實有的圓環圈住,乃是陰陽兩儀,空無實有之道大成之作,昔日西方一地魔念匯聚的【波旬】尚且無力掙脫,心猿雖然厲害,卻也不及【波旬】變化無常,被打中後,立刻跌了一跤,被繩索捆綁,擒拿上天,投入兜率宮八卦爐中煉化。

那太上執符相也是心狠,他知曉此刻外界情況變化多端,繼續拖延未必利於後續變化,倒不如更進一步順從《釋厄傳》記載,讓那心猿落在八卦巽宮位下,以芭蕉扇扇動陰陽二氣洩去心猿同其餘六聖氣機,以風火燒灼其本性,化開其體內的金丹和蟠桃,最後在其邪氣外洩,真性初顯的瞬間,將其放出,讓其打上凌霄寶殿,衍生出彌羅意識迴歸的那一幕。

此時的心猿,剛剛掙脫六聖雜氣,復反先天真性,正是神通最盛,修為最高的時刻,任憑諸天仙真,星君神祇,也拿他沒有辦法,只能任由他打到凌霄殿外。

而彌羅招來王靈官和三十六位雷神前去阻攔,也正是迎合了此時心猿的狀態。

畢竟早年的時候,彌羅並未想要過分干涉心猿的時候,也是任由萬物自由發展,向著《釋厄傳》的方向發展,因此那王靈官並非外界靈性飛昇,而是同心猿一般為彌羅天真相靈性所化。

其在彌羅寶卷之中的全稱為【神道/仙道·從四品都天豁落府·赤心護道首將·先天一炁神君·三五火車雷公·都天糾察王靈官】。

其中先天一炁神君指出其同彌羅天真相的聯絡,也是指出守護在凌霄殿外他作為守護【神】之【心】的概念,同心猿爭鬥,便如修行之人嗔怒心和護道心的爭鬥。

三十六雷將,看似是輔佐王靈官,實則是洩去心猿嗔怒,因此只圍繞而不上前。

另一邊,西方須彌山上,清淨如來相也是緩步來到凌霄寶殿之外,同那心猿賭鬥。

說起來,此刻心猿已經是此方天地最鼎盛的存在,清淨如來相的神通雖然勝過心猿一線,但差距不是很大,他同心猿賭鬥便是藉著五行山神通將其壓制。

那五行山源自於【佛道·從四品須彌山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乃是五行之道融匯了佛門貪、嗔、痴、慢、疑五念而成。

心猿雖神通廣大,卻也無法掙脫象徵世界物質的五行,以及自我生出的諸多雜念。

當然,此刻的心猿雖不得掙脫,卻能撼動五行五念,清淨如來相見狀,又是取出金帖,其上書寫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方才將心猿徹底壓下。

卻是以觀自在之道,讓心猿能夠察覺自身變化,明悟五行山和自身本來,希望藉此將其點化。

見此等情景,太上執符相搖頭笑罵道:“我這邊將那猴頭心中嗔怒怨氣外洩,試圖讓其暫時脫離貪、嗔、痴,你倒好先是以貪、嗔、痴、慢、疑渾濁其真性,又是以六字真言,點名其內心,一來一去,也不怕將其鬧騰壞。”

清淨如來相聞言,現實微笑,而後若有所指道:“這猴頭已經成就金剛不壞之身,萬劫不滅道體,哪有那麼容易破滅,反倒是你,至於犧牲至此嗎?”

太上執符相聞言,知曉清淨如來相說的是自己在八卦爐前被心猿摔了個倒栽蔥,此舉看似是心猿勝過太上執符相,但雙方對應的概念一為先天靈性,二為人身之心,此舉實則是性向心轉,寓意心猿初步掙脫先天束縛,超脫自身限制。

對此,太上執符相只是搖頭道:“等這猴頭歸位,我等也要回歸【彌羅】,遲早相合,早給晚給又有何區別?”

遲遲未曾開口的彌羅卻搖頭道:“雖說我等都要回歸【彌羅】,但誰能肯定,最後一定是心猿得道?說不準,你就越過了心猿,成為未來心神之主?”

“莫要拿這話同我打趣,等你更進一步,我自當復返太上,那時候先天靈性恐怕會失去諸多玄妙,你還是乘著如今的時機,多看多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