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靈識幻想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歷史長河

史記有記載“殷契之母曰簡狄,娀氏女”有娀氏,古國名,今山西運城。

以上為史料記載。但是,民間有另一個版本娀氏,乃是青丘之國的故鄉。

夏末,夏桀暴政,荒淫無道。

四方諸侯倒戈相向。其中諸侯國昆吾氏也舉行叛亂,商湯,先討伐昆吾氏,進而討伐桀。

對民眾例數夏氏之罪,本無意舉兵,奈何天命所歸云云。

商湯籠絡了人心,又得青丘之國兵力相助,結束了歷史上的夏朝,建立了新的王朝殷商。

自此,湯遵守承諾,立下族規殷商的每一代君王,都要納一位青丘女子為妃。

歲月流逝,時光如梭,商朝京城,新帝繼位,此人身長七尺,器宇軒昂,力能扛鼎,當是一代梟雄,名紂王。

延襲世代祖訓,新帝繼位,必納一皇妃,已承帝制。

於是乎,普天之下,全國各地官員爭先為新帝尋大家閨秀,豆蔻年華之女。

青丘有女初長成,年芳二八,膚白貌美,亭亭玉立,名妲己,是青丘蘇府之女,此女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是市井少年、王宮侯府公子所不能及。

妲己有心上人,周府少年伯邑考,年輕有為,青年才俊,本已芳心暗許,怎奈世道艱難,不遂人心。

這不,本縣縣令差衙役上門了,一簇擁而來,為皇帝選妃,責無旁貸,這已經是第三次上門了。

閨房裡,不聞琴絃聲,惟聞女嘆息。

原本這蘇氏女與周公子是無緣相識,妲己是大戶小姐,足不出戶,坊間只是傳聞蘇小姐不禁具有傾城之貌,還天生身帶異香,眾人只聞其美而不見其人。

這一日周府公子伯邑考隨父親來蘇府做客,談論的無非是是當朝為官,分君之憂等話題。宴席上伯邑考不勝酒力,杯盞之間已見醉意。

便出來醒酒,不覺走入蘇府花園,小小花園卻是布制一番風味,涼亭石凳,假山小湖,花團錦簇。

忽聞琴聲清澈,似從天上來。

有詩為證“音和平兮清心目,世上琴聲天上曲,”(注這句是我抄的)伯邑考精通音律,遂不自覺間取出隨身短笛與之相和。

一曲終,又復一曲。伯邑考忽覺失禮,躬身向涼亭內一拜“小生伯邑考,竟是驚擾了小姐”涼亭內撫琴之人正是蘇府小姐妲己,她側身躬身換禮,以袖掩面“見過周公子,你我二人在此相見多有不便。”說罷轉身離去值此郎才女貌,琴瑟相合,一曲遇知音。

想到這裡,妲己又是一聲嘆息。

殷商三十五年,紂王無道,天下怨聲四起,奈何,商朝氣數未盡,世間還算太平,但紂王荒淫無度,迫於紂王淫威,眾臣盡攬天下美女。

每次衙役到蘇府,都會被蘇公以金銀錢財收買,也算賣個人情,納妲己為妃之事往往會不了了之,但是如今妲己的美貌眾人皆知,終究還是無奈啊。

這不聘禮都到了,聖旨也到了。如有不從,抗旨,株連九族。事情已到如此地步,豈敢不從。

次日將啟程,妲己心急如焚,一曲肝腸斷,本意要了此一生。

琴絃和鳴,聲聲催淚,句句滴血,輕重緩急,心中不忿。

伯邑考本是在書房溫習功課,治國齊家也是男兒胸襟,奈何琴聲幽怨,句句錐心。

此曲有嘆息,有幽怨,有沉悶,有不忿。

頓覺不妥,腳步匆匆,相蘇府走去,兩家是世家,又是門對門,門當戶對,本該也算青梅竹馬,兩家都已默許,奈何這檔子事出來,讓人不知所措。

蘇家下人看到是周公子到來,也沒有阻攔,看來小姐這檔子事,還真得周公子解啊!

正所謂心病終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繫鈴人。

入園,閣樓上,一抹倩影,手撫琴,淚溼襟,眼神憂鬱,痛徹人心。

入眼,對視中,還是君心知我心,今次相見,終須一別,只此一別,或許終身。

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這一別或許有緣相見,或許永不相見。

與伯邑考隔窗相見,妲己已心若死灰。

妲己生性純良,對權勢富貴都沒有一絲幻想。本意只求一心人,白不分離。

奈何這紂王現在已荒虐無道,如若忤逆,恐給家中招致災禍。思極此處,決定以身殉情。

夜深人靜之時,選了三尺白練自盡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