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心機太子妃 心機太子妃 第177節

太子坐回了座位上,身子端正筆直,“啟稟父皇,花公公行刺那日,兒臣便查到了前朝餘孽的線索,因事情緊急,避免打草驚蛇,兒臣欺瞞了父皇,未經稟報父皇,擅自去了西域追查餘孽行蹤,還請父皇見諒。”

此話一出,五公主心頭一嗤,偏過頭去,彎了唇角。

他就編吧。

五公主不信,皇上心頭卻信了幾分。

太子那日一走,他便讓人去查了,花公公連夜被他提審,審問完後,太子人就走了,此時聽太子說是去西域追繳亂黨,他自然是信的。

可後來怎的又去了蜀中......

“只是兒臣慢了一步,五皇子提前收到風聲逃至去了蜀中,此人甚是狡詐,兒臣擔憂其在蜀中會對朝廷圖謀不軌,來不及稟報父皇,連夜帶著暗衛,直上蜀中擒人。”

太子的語氣認真,神色肅然,一番話說下來,眼不紅心不跳,就連五公主,此時都有些猶豫了。

他莫不是當真去追查了五皇子,畢竟人確實被他抓了回來。

皇上聽得也是一臉的緊張。

安良軍一回江陵,蜀中太子遇刺之事,皇上自然也知道了,這幾日本就後怕得睡不踏實,此時聽太子親口提及,心頭不覺又跳了起來。

皇上一時又忘記了自己發的誓,不由一斥,“胡鬧!餘孽亂黨,亡命之徒,你一個太子,即便是帶了暗衛,豈能貿然前去,那五皇子怕就是就等著你送上門,你倒是糊塗......”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一時愚昧。”

皇上:......

皇上見他這番,又有些後悔自己的態度太兇,沉下一口氣後,便彆扭得問道,“可有受傷?”

蜀中知府的摺子上,只寫了太子和太子妃遇襲,並沒有寫兩人受傷之事,可那幫餘孽歹徒,個個兇殘,太子帶著一個唐姑娘,想要全身而退,怕是沒那麼容易。

太子應道,“父皇放心,兒臣無礙。”

說完,太子突然轉頭看向了唐韻,道,“多虧兒臣遇上了唐姑娘,若非唐姑娘相救,留在孤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孤倒也難以脫險。”

太子說完,屋內皇上和皇后,五公主,所有人的目光都意外地落在了唐韻的身上。

皇上和皇后的神色難免震驚。

這不就是他周家的救世主嗎。

救了一個五殿下,如今又救了太子。

唯獨五公主心頭生了疑惑,昨兒怎麼沒聽韻姐姐提起這事。

唐韻:......

要說這人為何要飽讀詩書,克己復禮,知書達理呢,此時便能彰顯出來。

名聲好了,說什麼別人都會相信。

唐韻不得不起身回禮道,“殿下言重了。”簡短的一句,沒再多說旁的,也算是預設了太子的話。

太子為何去了西域,蜀中,又為何要聲稱唐姑娘為太子妃,這一來,前因後果,皇上總算是理明白了。

完全否定了之前的猜測。

他就說自己的這位太子,一向理智,不會那般愚蠢,為了一個姑娘幹這等傻事。

不過是在追查餘孽的途中,遇上了唐姑娘。

一個有了救命之恩,一個想要償還恩情,倒是合情合理,唐家姑娘能不顧名聲,無微不至地留在他身邊照顧,太子確實應該要負責。

皇上轉頭看了皇后一眼,皇后此時的想法雖完全和他不一樣,但心頭所想的結果都一樣。

得去寧侯府提親了。

“韻姐兒快坐下。”皇后反應過來,忙地招呼了一聲唐韻,試探地說了一句,“韻姐兒當真是周家的福人兒,還真是像咱們周家的人。”

皇后說完,見唐韻的臉色微微泛紅,卻並沒有露出半絲抗拒,皇后心頭又是一陣疑惑。

目光不免又看向了太子。

一臉的春光。

行啊。

也不枉他追了這幾個月,跑了這一遭。

唐韻落了坐,垂目飲了半盞茶,皇后便及時地掐斷了皇上喋喋不休的追問,“陛下,太子剛回來,當也累了,先讓他回去更衣,陛下有什麼話,晚些時候再說也不遲。”

皇上這才回過神來。

確實,太子坐在那,還是一身的風塵僕僕,皇上手一撐,和藹地道,“行,趕緊回去歇息一會兒,明兒朕再尋你。”

太子沒再留,起身同皇上和皇后行禮道,“兒臣先告退。”

太子轉身走了出去,皇后也沒再留唐韻,“韻姐兒和安陽也回吧,明日本宮備一桌宴席,到時,安陽帶著韻姐兒過來。”

皇后只能先試探出兩人的態度,不好明說,即便是要提親,也不好當著姑娘本人的面去提。

唐韻忙地起身,謝恩道,“民女叨擾娘娘了。”

*

從皇后的屋裡一出來,五公主便挽著唐韻的胳膊,問道,“皇兄當真受過傷,是韻姐姐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