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錄
關燈 護眼
加入書架

(綜漫同人)[綜]審神者教你做刃+番外 第103頁

蘭飛鴻接瞭解師傅的話繼續道:

“但是這道菜卻不適合這裡的竹筍。”

燭臺切和歌仙在大家的示意下嚐了嚐自己做的料理,又嚐了嚐小當家做的筍絲小炒,皺起了眉。

“我想東瀛的竹筍必定是味甘的,但中土的竹筍帶著一絲清苦之味,這道菜若是用東瀛的筍,自然是甘美至極,能讓人瞬間看到櫻花綻放的美景,但換上了我中土的筍,卻沒能去除筍的清苦味……”

“一個廚師沒能瞭解和處理他的食材,這是你們輸了這場比賽的原因。”

燭臺切和歌仙瞬間心服口服。

論帥氣/文雅程度,他們的口才不如主角這群人,論料理水平,他們的水準也遠遠比不上在座的這群廚師……

原本不過是想要走個套路的話,在這一瞬間變得格外的堅定和認真,他們又一次默契地鞠躬,在主角一行人慌亂的動作下說道:

“在中土遊學的這段時間,還請諸位允許我們跟隨學習!”

料理,並不是簡單的餵飽別人就足夠了。

一道好的料理,可以鼓舞作戰中的一方士氣,還可以消除戰士體內的疲勞之感,更可以增強體質、舒緩心情……

他們想要學習這種帥氣/風雅的技能。

華夏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小當家一行人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他們總能夠從角角落落裡找到不起眼卻又特別的食材給當地人做出特別的美食,總能夠拜訪到當地擁有特別廚藝和絕招的廚師。

小當家開朗的性格、他的徒弟四郎時常惹事讓人又愛又恨的本事、作為團隊中唯一的女生嘟嘟的俏皮, 加上雷恩、解師傅和蘭飛鴻三個外表酷酷的實際上卻內心火熱的大廚,一行人總是能夠遇到稀奇古怪的事情、認識稀奇古怪的人、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總能夠靠著大家齊心協力和相互信任共渡難關, 用一道道料理打動別人的心,交到各種朋友。

燭臺切和歌仙跟著小當家一行人一同踏上了尋找“傳說中的廚具”的道路,見識到了華夏大地玲琅滿目的食材,嚐到了很多他們以前連聽都沒聽說過的食物,也第一次見識和體會到了飲食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雖然早在當初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們就透過小八卦四郎的嘴知道了不少有關這個國家和美食的傳奇故事, 但當他們真實參與到其中時,那個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跟你在電視上看見明星和在現實生活中看見明星一樣,是完全兩個概念。

對於廚師而言, 隨手攜帶自己慣用的刀、棍什麼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比如小當家自己就一直留著他媽媽的那把菜刀,他的團隊裡,解師傅一直是鋼棍不離手,雷恩別看穿得挺正常的,實際上他肩上那個看似酷酷的掛件是一整套刀具。

所以當他們看到燭臺切和歌仙二人手裡一直拿著自己的本體刀劍的時候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奇怪, 除了年紀小還對什麼事情都抱有童心的四郎小聲問過歌仙手裡那把刀上的刀紋外, 其他的這個世界主角團隊裡的成員都對此適應良好。

利用了一場比賽秀過自己的廚藝後的兩把刀劍迅速融入到了小當家的隊伍之中, 雙方對於美食的追求和熱愛讓他們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小當家一行人在製作料理的時候也會讓燭臺切和歌仙參與進來, 共同探討開發新的料理。

兩把刀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參與著這場料理之行。

他們深入過戈壁灘,在龜裂的土地上一起趴在地上尋找著所有能吃的東西,尋找過濾出乾淨的水源,利用特別的天氣和植被做著特別的料理;

他們進入過那種所有百姓不事生產全部被黑暗料理界的料理所控制的村子,整個村子明明每間屋子都是人卻無法在人們的眼裡見到希望;

他們也和小當家一行人一起做過飽含著希望和回憶的料理,鬥敗過黑暗料理界的廚師,看著那些頹廢的人吶,在吃過他們的料理之後整個人煥發生機,到最後當他們離開時,全村人民都到村口歡送他們,依依不捨,充滿感激……

對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的歌仙在這片大地上留下了不少的和歌詩作,他甚至還特地買了本具有這個國家特色的空白簿子,或用文字或用圖畫,把這段旅行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記錄了下來。

雖然在遊歷的過程中時常有緊張刺激的事情發生,偶爾還有溯行軍來搗亂,但團隊中大部分人樂觀的心態和美食的陪伴讓刀劍們整體都很是放鬆。

因為四郎年紀小小就已經跟在自己的師父身邊遊學了,沒有母親的陪伴,師父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團隊裡難得的女性和他又是打打鬧鬧的關係,其他的男人更是連照顧自己都不容易,更加無瑕顧及到他了,因此四郎不論是著裝打扮也好,說話和待人接物的習慣也好,都會顯得大大咧咧,也經常惹怒不知情的人。

燭臺切無法剋制住自己對年紀小的孩子的疼愛和關心,尤其這個孩子表現出了對他和歌仙足夠的親切和友善,在旅行的途中他總會時不時指點一下四郎的言行舉止,結合這個世界這個國家的習俗風土人情,讓四郎逐漸變得“更加帥氣”。

他和歌仙一起給四郎買了合身的新衣服,從裡衣到外套,每到一個城鎮就給四郎洗澡洗頭,教他打理自己的頭髮,怎麼摺疊衣服收拾行李,怎麼做服裝的搭配:

“外觀應該無時不刻保持好,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誰在看。”

他蹲下身撫摸了下四郎有些發皺的衣角,緊接著又摸了摸那孩子變得柔順了些的頭髮,笑得溫柔又亮眼。

他順手製止了四郎拿起筷子率先要夾菜狼吞虎嚥的動作,帶著他到一邊洗了手端正坐到位置上之後才讓他動筷,還為他夾了幾塊他喜歡吃的肉:

“除了外表,行為也是帥氣的一個重要加分項,吃飯要細嚼慢嚥,說話不能大聲嚷嚷要和別人講道理……這是長大的表現。”

四郎雖然是個大大咧咧的孩子,又經常會惹事,但他從小失去父親,說話也有條有理,並不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屁孩,他知道燭臺切對他的管教和約束是為了他好,平時對誰都大大咧咧說話隨隨便便的一個小男子漢,在燭臺切的面前卻是又撒嬌又討好,乖巧到不可思議。

雖然之後依舊會有很多事情找上他們這個主角小團隊,但其中由四郎主動挑起的事件卻沒什麼了,當然,如果遇到有人挑釁,四郎的脾氣註定了他一定不會忍著,嗆聲和惹事是必須的。

而另一邊,同樣放鬆了的歌仙兼定也重新拾起了自己風雅的愛好,除了寫文作畫,還開始研究起了中土的茶文化,買了許多的茶葉,平時總喜歡在大家吃飽之後,即興找來各種碗碟杯盞作為茶具泡茶給大家喝。

“我擅長和歌、茶道還有鑑賞。”他這麼說。

“如此好的天氣如此好的佳餚,需要一杯好茶相配才是風雅之道。”